叹茶|清明节的民间记忆
点击蓝字 △ 关注我们
◆ 古人选择在万物萌生的清明时节祭奠先人,既有慎终追远之心,也有生生不息之意
文/殷耀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杜牧这句妇孺皆知的诗句,将清明的风景定格为“雨纷纷”,情绪定格为“欲断魂”。但在很多人记忆的深处,清明风景并非风雨如晦,而是天地清明,心情也不是一味的伤感。
内蒙古土默川平原,是北朝民歌里人们耳熟能详的敕勒川。这里因地处塞北,春天总是姗姗来迟。到了清明时,不仅难见晏殊眼中的梨花纷落,杨柳也还没垂下柔软的绿绦,甚至还冻风时作余寒犹厉。唐人诗云“即今河畔冰开日,正是长安花落时”,即此景象。
这时的田野刚有些暖意,草色遥看近却无,桃枝刚含苞,是眼见着春天要到又还没来的样子。
▲ 绘图:老树画画
“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”。复苏的田野上,农人们开始忙活一年的生计,孩子们则跟在后面嬉跑打闹:看着大人们把农家肥往田野里送,自己就在肥堆上找蝼蛄;看着大孩子用鸟夹子捕鸟,小一点儿的娃娃会跑过去把鸟惊走,或拿上小铲子挎个小篮子,到野地里挖羊角葱……春气萌动的田野是孩童的乐园。
柳哨是清明时男孩子的最爱。折一枝嫩柳,把粗的一端剥开一点儿表皮,一手握紧露出的裸枝,一手轻轻转动其余部分,使表皮与枝干脱开成笛筒,再用剪刀修剪,轻轻在一端刮薄树皮制出吹嘴……一支柳笛做成了。吹笛迎春,新柳的青涩余味满口。柳笛无腔信口吹,或浑厚低沉,或响亮清脆,古敕勒川的春天也就在孩子们的笛声中,越来越近,越来越温柔。
柳笛之外,孩子们的另一个企盼就是看母亲捏寒燕儿。捏寒燕儿是土默川平原古老的习俗,用白面捏成燕子或其他飞鸟的样子,蒸熟后插在准备好的树枝上,栩栩如生,如迎盼春天的枝头栖鸟。
▲ 摄影:侯晋帅
据说这一习俗与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有关,又有说法是迎接候鸟北归万物复苏;此外,也是长辈们祈愿孩子长大后,能像燕子一样勤劳灵巧。但在孩子的眼里,大多还是在惦记捏寒燕儿的好玩与好吃,不知道这些习俗和祈愿。
按照习俗,捏寒燕儿是在清明当日。母亲们一大早会把发好的面放在案板上醒好,切成大大小小的面团,眼前还放着食用颜料、黑豆、红豆、剪子、梳子等物什。小小的面团在母亲们灵巧的手中像有了生命:这只是玲珑的飞燕,那只像开屏的孔雀,还有振翅的画眉,筑巢的喜鹊……捏好后用黑豆给鸟儿点上眼睛,鸟儿们就活了。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熟出笼后用红绿颜料点染寒燕,再将栩栩如生的鸟儿们插在树枝上,满眼便是群鸟迎春了。为保存方便,一般会用红线代替树枝把各种鸟儿串起来挂在墙上,既可以风干,也是普通农家生活的装点。
期盼清明“捏寒燕儿”的年代,白面还是稀罕物,孩子们眼巴巴地看母亲捏寒燕儿,心里更惦记的还是吃。母亲知道这心事,为了能让孩子多吃点儿,有时会故意捏得胖大,那些胖胖的燕子,或盘龙、老虎、小狗、兔子等十二生肖,往往一出笼就被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抓起,一边嘘着热气,一边一口接一口地吞到嘴里,甚至连红颜料都顾不上点。
剩下的“寒燕儿”们会串上红线挂上墙,在孩子们天天打量端详中彻底风干。待五黄六月农忙时,趁大人们顾不上,孩子们会取下来放进嘴里,像吃铁蚕豆一样分而食之。
▲ 摄影:侯晋帅
怀祭先人是清明最重要的习俗。男孩子们稍长后,会被父亲们在这一天带着去给爷爷奶奶先祖们上坟。清明节前,家人会提前备好麻纸和祭奠用的食物,日子困难时是几个窝窝头,日子好些后会换成馒头,更好些会再添上瓶二锅头。到了坟地,烧麻纸祭奠完后,父亲会和孩子一起认真地清理坟头的杂草。
在土默川平原,清除杂草是为了让坟前的草来年长得更好,荫及后人。所以每次清明上坟归来,家里老人都会按例问坟上情况,回来的人便说:都好着呢,草都清理了,明年会更旺。
万物复苏,慎终追远,是清明时节的物候与人情。时光如同一趟没有终点的列车,走着走着年迈的长者就下车了,童真的孩子会上来陪你。生活,在忧伤和低徊时会给你欢乐和希望,在得意和高兴时又会让你沉思和回望。古人选择在万物萌生的清明时节祭奠先人,既有慎终追远之心,也有生生不息之意。要紧的是学会在感念中体味美好,在前行中留存温馨。
刊于《瞭望》2018年第14期
延伸阅读
☞ 丰子恺 | 清明
静读时代,感悟生活
叹茶,瞭望微信晚间副刊
总监制丨王磊
监 制 | 潘燕
编 辑|喻千桓
觉得不错,请点赞!